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——我校召开五届一次“两代会”

发布日期:2025-04-07 信息来源: 浏览次数: 作者:转载

3月29日上午,淮南联合大学第五届教职工、工会会员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南一报告厅隆重召开。校党委书记许德寿,校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(主持行政工作)刘银,党委副书记白存良,副校长邓琪,副校长罗鸿,纪委书记郑斌,副校长黄伟,党委委员、宣传统战部部长史学丽,党委委员、组织人事部部长朱银斌,党委委员、科研处处长何晓文出席大会。正式代表、列席代表、特邀代表共112人齐聚一堂,共绘我校高质量发展新蓝图。大会由白存良主持。

刘银向大会作了题为“聚焦质量提升 推进‘双高’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”的学校工作报告。他首先全面回顾2024年我校工作成果。2024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及省教育厅领导下,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深入贯彻党的重要会议精神,各项事业蓬勃发展。党建引领上,完善党委领导机制,强化理论武装,各党支部表现亮眼,党建模式获奖,群团合力凝聚,荣膺多项荣誉。内涵发展中,人才培养质量攀升,大赛、学科建设成果丰硕,专业结构优化,人才引育、科技创新成果突出,对外交流、服务地方成效显著。融合发展时,内部治理优化,校园文化软实力提升,办学保障增强,平安校园建设稳步推进,全方位为学校持续发展筑牢根基。他指出,2025年是学校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,是“十五五”发展谋篇布局之年,也是学校推动“双高”建设、向着职教本科迈进的关键一年,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对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,多管齐下全方位推动学校发展。一要高度重视巡视整改,与重点任务深度融合,压实管党治党责任,强化理论武装,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,凸显党的领导核心作用。二要聚焦“服务提升”,搭建师生意见交流桥梁,举办文体活动,厚植联大文化底蕴。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,健全教师培养体系。三要筑牢基础提升领域,深化综合改革,加速数字校园建设。加强内控管理,完善校园基础设施,拓展办学资源。四要推动内涵提升维度,落实 “五育并举”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推进教学改革与产教融合,增强科研创新能力,夯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,拓展国际合作。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,全力向 “双高”“升本” 目标迈进,为淮南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。

大会期间,五个代表团进行了分团讨论。代表们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,讨论和审议大会各项报告,为奋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建言献策,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。

会议审议通过了《学校工作报告》、《工会工作报告》、《财务工作报告》、《提案工作报告》和淮南联合大学五届一次教代会、工代会决议。

市总工会党组成员、副主席付义林到会指导并代表淮南市总工会,向我校的五届一次“两代会”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。他强调,要牢牢把握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,切实担负起团结凝聚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、矢志不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推动形成尊重劳动、崇尚技能、鼓励创造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。围绕树立新发展理念、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,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道德、专业技术素质。切实履行好工会作为“第一知情人、第一报告人、第一推动人、第一帮扶人”的职责,健全和完善职工维权机制,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淮南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许德寿在讲话中指出,2025年是实施学校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冲刺收官之年,是“十五五”发展谋篇布局之年,也是学校推动“双高计划”建设、向着职教本科迈进的关键一年。一要始终加强党的领导,筑牢学校发展根基。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确保党中央及上级党委决策部署在我校落地生根。通过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,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力,将党的领导贯穿各环节,为发展筑牢根基;二要充分发挥“两代会”作用,凝聚师生奋进力量。“两代会” 作为师生参与学校治理的重要平台,代表们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倾听师生诉求,传递学校党委决策部署,促进师生同心,凝聚奋进力量;三要紧扣内涵建设,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。将高质量、内涵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,重点关注教育教学改革、产教科教融合等领域,在办学理念、制度机制、精神文化、协调创新、特色发展上下功夫,拓展发展内涵,激发改革发展活力;四要持续改进作风,确保任务落实见效。各部门增强服务意识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。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见效。全体教职工要秉持情怀、保持昂扬状态落实重点工作,坚定信心、奋发有为,投身学校各项事业中,为实现学校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。

随后,召开第五届工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,通过了淮南联合大学第五届工会委员会主席、副主席选举办法(草案)。新当选的工会主席白存良作表态发言,一是坚持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,畅通沟通渠道,倾听教职工心声,及时反映合理诉求,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,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。二是丰富服务内涵,让工会成为教职工信赖的“暖心港湾”,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。 三是创新工会工作机制,深化民主管理,凝聚教职工智慧力量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。

1743235315835025586[1].jpg1743235330702064305[1].jpg1743235340795004287[1].jpg1743235422617030001[1].jpg